社区应用 社区服务 会员列表 统计排行
主题 : 『颦儿的电影馆』10月24日新到影片◇◆◎21楼 “生命不是艺术,那一刻永远不可停留” ——《大河恋》●◎◇
颦儿 离线
级别: 橘园贵宾

UID: 10889
精华: 9
发帖: 2203
橘果: 6361 颗
威望: 6813 点
光辉成就: 0 分
在线时间: 318(时)
注册时间: 2007-06-06
最后登录: 2018-11-21
0  发表于: 2007-09-11  
来源于 光影随想 分类

『颦儿的电影馆』10月24日新到影片◇◆◎21楼 “生命不是艺术,那一刻永远不可停留” ——《大河恋》●◎◇

管理提醒: 本帖被 小猪虫虫 执行锁定操作(2013-03-01)
 


引用


新到影片

20楼 “如果两个舞者的芭蕾合拍,他们就会生活在一起”—— 《帝企鹅日记》
21楼 “生命不是艺术,那一刻永远不可停留” ——《大河恋》




引用


影片档案馆

1楼 爱情从未离开——《东京日和》

2楼 爱到极致是放弃——《玉战士》

3楼 Welcome To The Suck——《锅盖头》

4楼 每个人都有他自己的电影——《To Each His Cinema》

5楼 历史栩栩如生,即将起死回生……——《Night at the Museum》

6楼 Kill and you'll never survive,Run and you'll never escape——《City of God》

7楼 动画史上的巅峰之作——《The King and the Mockingbird》

8楼 Falling love with a painting because a moive——《Girl with a Pearl Earring》

9楼 "迷人"的殺戮者们?!——《少年汉尼拔》&《香水》

10楼 一部像《穆赫兰道》一样难解的影片——《Donnie Darko: The Director's Cut》

11楼 不能只是倾听——《狗年》

12楼 不是所有人都可以站在世界的屋顶——《死亡诗社》

13楼 电影天堂,久经不变——《天堂电影院》

14楼 曾经一同长眠于地下的渴望, 开始了没有预兆的复活——《骷髅新娘》

15楼 是选择爱情,还是信仰?——《云上的日子》

16楼 听,天使在唱歌——《放牛班的春天》

17楼 歌者只能流浪,不能相守——《千年鹤》

18楼 她演角色,我演我自己——《路易十四的情妇》

19楼 大师的梦境呓语——《八部半》

20楼  “如果两个舞者的芭蕾合拍,他们就会生活在一起”—— 《帝企鹅日记》

21楼  “生命不是艺术,那一刻永远不可停留” ——《大河恋》





引用


精华馆

1楼 爱情从未离开——《东京日和》

3楼 Welcome To The Suck——《锅盖头》

4楼 每个人都有他自己的电影——《To Each His Cinema》

6楼 Kill and you'll never survive,Run and you'll never escape——《City of God》

7楼 动画史上的巅峰之作——《The King and the Mockingbird》

10楼 一部像《穆赫兰道》一样难解的影片——《Donnie Darko: The Director's Cut》

13楼 电影天堂,久经不变——《天堂电影院》

15楼 是选择爱情,还是信仰?——《云上的日子》

16楼 听,天使在唱歌——《放牛班的春天》

17楼 歌者只能流浪,不能相守——《千年鹤》

20楼  “如果两个舞者的芭蕾合拍,他们就会生活在一起”—— 《帝企鹅日记》

21楼  “生命不是艺术,那一刻永远不可停留” ——《大河恋》




引用
P.S.本贴因为要长期更新,故锁定,谢绝评论跟贴,亲们欲分享观影感受嘀,欢迎至以下评论贴跟贴,谢谢合作,么一个



『Sibyl电影馆策神屋』
[ 此贴被颦儿在2008-08-08 17:16重新编辑 ]
清空我的评分动态本帖最近评分记录: 共1条评分记录
sunny9828 威望 +20 2007-09-11 -
隐藏评分记录
原你归来仍是少年
颦儿 离线
级别: 橘园贵宾

UID: 10889
精华: 9
发帖: 2203
橘果: 6361 颗
威望: 6813 点
光辉成就: 0 分
在线时间: 318(时)
注册时间: 2007-06-06
最后登录: 2018-11-21
35  发表于: 2007-12-08  
谁是谁的桃花源——《暗恋桃花源》

引用

影名: 暗恋桃花源
又名: Anlian taohuayuan/Secret Love for the Peach Blossom Spring
表演工作坊作品集
编剧: 赖声川 (Stan Lai)
导演: 赖声川
主演: 林青霞 李立群 李伟惠 金士杰
上映年度: 1992
语言: 中文
制片国家/地区: 中国台湾
imdb编号: tt0103699
片长:107 min



谁是谁的桃花源——《暗恋桃花源》

引用


“暗恋”本是一出才子佳人的现代离分悲剧,“桃花源”则是一出田园牧歌似的恶搞古装喜剧。这两个不相干的三流剧组因与剧场签定了当晚彩排的和约,双方争执不下,谁也不肯相让。由于演出在即,他们不得不同时在剧场中彩排,遂成就了一出古今悲喜交错的舞台奇观……

一古一今,一悲一情,一惊一咋之际,竟然虚实中,悲亦喜,喜愈悲。生活和舞台,理想和现实,过去和现在,记忆和忘却,我们无法控制不可知的命运。“这悲剧,是让人哭不出泪的悲。悲剧常常借曲折命运歌颂某种价值或者意义,而喜剧则以讽刺夸张滑稽手法显示某种价值或意义的虚无,在此层面上,可以说出色的喜剧是真正的悲剧。”到头来,“桃花源”这个喜剧反而更显得悲凉,相比“暗恋”却因为时空的阻隔成就了一出爱情的人生梦想,倒也不枉穷尽40年的想念和期冀。

犹记得片中那陌生女人,她由始至终在找叫刘子骥的男人。一直不明白所以然,原来我竟然早已忘记“南阳刘子骥,高尚士也,闻之,欣然规往,未果,寻病终。后遂无问津者。”(《桃花源诗并序》)

“我们将来的子孙,左手捧着葡萄,右手拿着美酒,嘴里还含着凤梨。” 这便是桃花源了么?可是,我丢失了我的刘子骥,桃花源再也无法回去……

我还听说:古希腊人的悲剧常以人对抗命运而不可得作为主题,而三出悲剧后都要演一出夸张讽刺之前悲剧的羊人剧。




影片相关
引用


关于《暗恋桃花源》

《暗恋桃花源》是一部以现代舞台观念包装起来的古典文艺故事,在掺杂进去“戏中戏”的立体观念表达的实践因素后,则悄然变成了一个由三重文化与三重结构互动包围起来的现代文艺狂想。

《暗恋桃花源》第一次公演是在1986年3月3日,首演地是台北市国立艺术馆。一经推出,马上在台湾掀起了一股追看热潮,这几乎是自台湾舞台剧创立并发展以来从没有过的盛事。

这部戏的內容包含了三个被互相穿插起来的部份:通俗文艺悲剧式的《暗恋》部份、荒诞喜剧式的《桃花源》部份、以及后设性的剧场排演部份。

1986年对于台湾而言,是个微妙的年头:在戒严与解严交接的日子,生活在台湾的许多人都会暗暗感知一个变化即将到来,却也浑然不知这个变化的明确所指。一方面是解严的声浪在澎湃,等待着艺术家们去突破某些禁忌,一方面戒严的压力也还存在,实在不可能如今天这样肆无忌惮,还要小心地寻找着表达的界限。在这二者底下,涌动着的是台北都市复杂的社会群像,而它也准确地呼应着当时的社会氛围

原你归来仍是少年
颦儿 离线
级别: 橘园贵宾

UID: 10889
精华: 9
发帖: 2203
橘果: 6361 颗
威望: 6813 点
光辉成就: 0 分
在线时间: 318(时)
注册时间: 2007-06-06
最后登录: 2018-11-21
34  发表于: 2007-12-08  
为所欲为的青春三人行——《朱尔与吉姆》

引用

Jules et Jim
简体中文名: 朱尔与吉姆/祖与占/夏日之恋
英文片名:Jules and Jim
导演: Francois Truffaut 弗朗索瓦·特吕弗
编剧:Henri-Pierre Roché .....(novel)
      Francois Truffaut .....(adaptation and dialogue) &
      Jean Gruault .....(adaptation and dialogue)
主演: 让娜·莫罗Jeanne Moreau .....Catherine
      奥斯卡·威内尔Oskar Werner .....Jules (as Oscar Werner)
      亨利·赛尔Henri Serre .....Jim
上映年度: 1960
语言: 法语
制片国家/地区: 法国
imdb链接: tt0055032
影片类型:爱情 / 剧情
片长:Argentina:105 min / France:105 min
国家/地区:法国
对白语言:法语
色彩:黑白
混音:单声道
级别:Argentina:Atp   Australia:M   Finland:K-16   Sweden:15   UK:PG   France:U   Sweden:7   West Germany:12   Portugal:17   Hong Kong:IIA   Portugal:12
版权所有: Copyright Les Films du Carrosse MCMLXII
拍摄日期:1961年4月10日 - 1961年6月28日




为所欲为的青春三人行——《朱尔与吉姆》

引用


“你说:我爱你,我说,留下来。我几乎要说:占有我,你却说走吧。”
   ——特吕弗《朱尔与吉姆》开场话外音
  
  “吻你爱人的时候,枪不要离手。”
   ——68法国学运的宣传口号
  
  “Where is the father?”
   ——特吕弗《四百下》

一句话评论:

《朱尔与吉姆》是那些杰出的电影之一,它知道观众思考的速度有多快,也明白感情包含着它自身的解释。

                        ——芝加哥太阳时报

一部相当令人惊异的电影,特吕弗构思出电影的碎片,它是如此诱人,令人愉悦。

        ——Movie Reviews UK

    每个人都需要一个肝胆相照的朋友,一个彼此倾心的爱人。有人说这部特吕弗1962年的教科级作品俨然已经成为电影史上最著名的浪漫三人行。朋友在左,爱人在右。特吕弗对爱情和婚姻如此前卫的哲学论点,以至于40年之后我们仍会有惊惶失措的感伤和敬佩。

    朱尔与吉姆“两人的友谊是爱情无法比拟的,他们在琐事中寻找乐趣,不因相悖而不悦,从一开始他们便被唤作唐吉诃德主仆”,影片便也以两人名字命名。而在Jeanne Moreau 饰演的Catherine的出现,似乎一种三角稳定的数学原理就此上演。可惜生活并非数学试题。无法忍受男权的她有一句格言,“一对恋人中,起码其中一人要忠诚。”在爱情生活中,她可以对朱尔与吉姆不忠,却不能忍受吉姆和情人在一起,当她意识到她没有可能完全占有吉姆,便平静的和他一起毁灭。即使朱尔想合葬两人骨灰的想法并没有实现,那些爱恨情仇,那些放浪形骸,那些为所欲为再也与她无关……  





影片相关
引用


相关资料:

·关于本片

    本片改编自昂利-皮埃尔·洛齐的自传体同名小说。洛齐完成这本处女作时已74岁,出版后完全没有引起过任何注意。特吕弗还是影评人时偶然买到小说,惊为天人,并矢志要把它拍成电影。他后来在一篇影评里借题发挥,盛赞了小说两句,有人把影评剪给洛齐看了,老先生立刻写信给特吕弗道谢。一老一少自此互通鸿雁。拍《四百下》时,让娜·莫罗来探班(还客串了一场戏),特吕弗把小说给她看,又把她的照片寄了给老先生看。后者回信,同意她是演凯瑟琳的理想人选。但在影片终于开拍前三天,老先生却不幸辞世,成了特吕弗一生中最大遗憾之一。。

    本片是特吕弗作品中最具新浪潮风格又最细腻动人的一部,被许多影评人推举为他的毕生最佳。

    整部电影弥漫着一股舞动青春却又无可奈何的悲凉绝望气息。

    在表现形式方面,本片的处理深具神采,前半段的气氛轻快欢乐,特吕弗借助闪回、跳切、定格等手段,匠心独具;后半段气氛急转直下,变得沉重抑郁,表明爱情理想的逐渐幻灭。对婚姻制度的质疑和自由爱情理想的追求,是特吕弗在他许多影片中一直强调的母题。

  本片对三角关系的精彩描述和刻画,成为世界影史上同类型爱情题材的经典教科书。


·关于影片:深褐色的爱情

  《朱尔与吉姆》是被许多评论家赞为特吕弗新浪潮风格的巅峰之作的一部影片。影片中凯瑟琳、朱尔和吉姆,两男一女组成特吕弗式经典的三人组,他们高唱爱情的乌托邦,在绿林庄园,读书游戏,谈天说地。这是一部典型的“新浪潮”式的电影,是一部否定传统道德观念的影片,它力图战胜某种禁锢,真诚地描写男女和爱情,以反观某种虚伪,它展示了现实中真实层面里发生的事情,而不是受制于建筑在“善”与“邪念”的传统观念。这种对现实的把握正体现在特吕弗的宣称中:“应当以另一种精神来拍另一种事务,应当抛开昂贵的摄影棚……,应当到街头甚至真正的住宅中去拍摄……”。影片对三人之间爱情关系交错变化的描写,呈现出每个个体从同一出发点的不同取向,或者从不同出发点的相同归宿,再或者是交叉分离分离交叉的复杂缠绕的命运状态,特吕弗对这种关系的展示超越了道德判断,甚至超越了导演自身所处的时代,标示着一个克服了人性狭隘的理想境界,同时隐含了对现存男女关系制度质疑的意味,在他镜头中的另类爱情,充满了对爱的幻觉,对爱的真谛的探索,它虽然不是纯净得无瑕,也不是五彩斑斓般诱人,却呈现出褐色的厚重的质感。

    巴赞作为特吕弗一生的恩人和精神之父,他的纪实美学理念和电影观在特吕弗的电影中得到了最彻底的坚持和体现,就像血液中不可缺乏的元素,那是一种哲学和与生俱来的气质。那些在银幕上流动的生活片断,凯瑟琳、朱尔和吉姆飞奔在桥上,他们行走在树林里拾捡散落在地上的小东西,自由移动的摄影机,完整空间的展示、日常化的对白,自然的场景,特吕弗在技术方法上对纪实美学的坚持都让我们真实的感受到“电影是现实的渐近线”的内涵。同时,作为“作者电影”的初创者和代表人物,“拍电影,就是写作”这是电影作者们的口号,在《朱尔与吉姆》中我们看到了特吕弗顽皮恣意的笔触,就如同写作般随意,他使用早期的电影才会用的画圈圈、切分画面,他让摄影机像眼睛一样自由滑动,他不惮于在电影里安置一个絮絮叨叨的叙述者,他有时候以解说大段大段复现原著、在电影里追踪文学的语言魅力,他在后一部影片中引用自己前一部影片的内容……特吕弗还电影以最大的自由。

    影片的结尾,凯瑟琳载着吉姆冲向断桥,在朱尔的注目中两人坠河而死,她以赴死的行动捍卫着自己的信念。那个时候的吉姆已然开始反省他们的年轻时代,反省他们的所作所为是否伤害到别人,然而凯瑟琳的举动却不肯给吉姆一个动摇的机会,或许她最不能容忍的不是对爱情的背叛,而是对整个生活信念的背叛。这个结尾的画面和当年《四百下》结束的定格画面一样具有震撼性,这两段不可名状充满理想色彩相互纠葛的爱情,以凯瑟琳安详坦然的疯狂举动断然而止,她独自策划了这个事件,也同时剥夺了吉姆申诉的权利,特吕弗拍出了也许是他一生中最好的电影,至少是最理想状态的电影。

·关于导演:站在岔路口

    1962年,“新浪潮”运动在高涨的热潮中迅速滑向尾声,站在“新浪潮”的末尾,《朱尔与吉姆》是特吕弗一个关键的分岔口。正如影片中的三个人物,凯瑟琳尖锐的坚持、朱尔的温和包容、吉姆向传统回归的倾向,都是一种姿态和选择,其实这些特吕弗都想将之拥入怀中,然而抉择仅此一种。因此,吉姆的最终的转变意味着特吕弗对其他可能性的放弃,也意味着他电影生涯中一个重要的转变。从此之后,他继续拍摄的二十余部作品中吉姆永远的缺席了。

    朱尔和吉姆命运最终的分歧似乎成为特吕弗和他曾经如友随后如敌的对手戈达尔之间关系的隐喻。对于“电影是什么”这个命题,戈达尔的答案是:“电影就是每秒二十四画格的真理。”他总是在电影之外寻找电影,在电影的秩序内不断瓦解电影。而相对戈达尔,特吕弗永远是另一面富有意味的对照。他不似戈达尔那样主动向政治投怀送抱,而至死游离于政治之外,这使他的影片虽然不具有戈达尔那种堂吉诃德般的狂热,却是隽永深沉,耐人寻味。他们这种显在的分歧最终导致形同陌路,成为“新浪潮”运动乃至电影史上最具隐喻又令人伤感的一次分离。

    特吕弗比新浪潮的任何一个导演都要随和,他糅合好莱坞类型片、希区柯克的悬疑、法国文学传统、流行文化等等元素,自信一切都可以溶解于自己坚定的作者风格之中,“我反对认为《处女泉》和《偷自行车的人》高贵且严肃,而《惊魂记》和《伯爵夫人的耳环》仅是娱乐的说法。所有这四部作品都高贵且严肃,同时它们也都是娱乐”。商业与艺术在特吕弗这里从来不是一对悖论,他消弭了沟壑。特吕弗不晦涩,易读好懂,他是坦率的,一目了然的,他在最具个人性书写意味的影片里注入轻松诙谐的娱乐成分,又在最通俗的类型片里印刻下鲜明的个人标记。这些品质都成为后来的吕克· 贝松以及斯皮尔伯格的自觉路向。特吕弗与好莱坞之间成为有趣的互动:特吕弗模仿好莱坞类型片,;斯皮尔伯格对特吕弗的敬慕就像当年特吕弗对希区柯克的敬慕。

    或许正是因为特吕弗对经典好莱坞式的单线性、封闭结构的叙事的迷恋,对商业的迎合等等,他的观念层面和技术上的纪实性成为一个悖论,也成为“新浪潮”左派们攻击的目标。这个转变在《朱尔与吉姆》有着明显的表现,特吕弗在这里和吉姆重合了,吉姆的迹象表明他想回到传统的忠贞爱情、温暖的家庭生活了,他开始滑向他最初反对的,开始把立场看得不那么重要,开始考虑那些不同的声音,不同的要求。“没有正确的画面,正确的只有画面。”《朱尔与吉姆》这个特吕弗电影的分岔口,将他的电影年代划为革命时期与远离革命时期。革命性不再,但真诚永存,其中的微妙或许只有特吕弗自己最明白。

·精彩对白:

Jim: We played with life and lost.
吉姆:我们玩弄生命的源泉,却失败了。

Catherine: Watch us well, Jules!
凯瑟琳:好好的看着我们,朱尔!

Catherine: You said, "I love you," I said, "Wait." I was going to say, "Take me," you said, "Go away."
凯瑟琳:你说,“我爱你”,我说,“等等。”我那时应该说,“带我走”,你说,“走开。”

你会介意我娶凯瑟琳吗

她会是典型的贤妻良母吗?我恐怕她在世上永远也不会快乐。她是个幽灵,不是一个让男人拥有的女人。
  
追求自由,享受生命的每一刻
  
身为妻子,忠贞很重要,丈夫一方反而次要。
  
德文中,月亮和战争属于阳性词,而太阳和爱情却属于女性。
  
JULES的慷慨、单纯和脆弱迷惑了我,赢了我的芳心,他与其他的男人是那么的不一样。我指望用我的爽朗治愈他的弱点,但它们原来是他性格的一部分。我们的快乐维持不了多久,最后被逼面对面,无法成为一体。
  
她不特别漂亮、聪明或真挚,但她是个真女人。而她,是我们都爱的女人…男人的渴望。为什么这么多人追求的女人会垂青我俩?因为我们对她像对皇后般呵护备至。
  
一对恋人中,起码其中一人要忠诚。

·附插曲 《生命的季风》
  
  她每根手指都戴了戒指 手腕套满手镯
  她的歌声清澈如水 教人欢欣翠雀跃
  她的眼睛亮丽如宝石 令我心醉神迷
  
  她的脸美如冠玉 夺命佳人杀死人
  相遇是缘分 错过是无奈
  苦乐随风逝 背道逆风行
  生命的旋风吹得我们团团转
  
  那夜再相逢 仍叫我心动
  是她是她 果真是她
  神秘的笑 教我心惊肉跳
  脸儿俏 眼儿媚 叫我意乱又迷离
  手中是美酒 眼中是美人
  
  人醉半痴迷 一饮醉如泥
  沉睡温柔乡
  相遇是缘分 错过是无奈
  苦乐随风逝
  生命的旋风吹得我们团团转
  
  那夜再相逢 仍叫我心动
  吻过又错过
  回到我的怀抱 做我的宝宝
  相遇又分离 人生不稀奇
  但愿长醉不用醒 与你携手入梦乡

原你归来仍是少年
颦儿 离线
级别: 橘园贵宾

UID: 10889
精华: 9
发帖: 2203
橘果: 6361 颗
威望: 6813 点
光辉成就: 0 分
在线时间: 318(时)
注册时间: 2007-06-06
最后登录: 2018-11-21
33  发表于: 2007-12-08  
爱上诗人的死神——《奥菲斯(俄耳甫斯)》

引用

Orphée
英文片名: Orpheus
简体中文名: 奥菲尔/奥菲斯/俄耳甫斯
导演/编剧: Jean Cocteau 让·谷克多
主演: Jean Marais / María Casarès / Fran?ois Périor
上映年度: 1949
语言: French
又名: Orpheus
imdb链接: tt0041719
演员: Jean Marais / Jean Cocteau / Jean-Pierre Melville
影片类型:爱情 / 奇幻 / 剧情
片长:95 min
国家/地区:法国
对白语言:法语
色彩:黑白
混音:单声道
级别:Finland:K-16   Sweden:15   USA:Unrated   Iceland:L
拍摄日期:1949年9月12日 - 1949年11月16日




爱上诗人的死神——《奥菲斯(俄耳甫斯)》

引用


“电影独特的魅力,在于可以使许多人一起拥有共同的梦想,并使人觉得电影就是现实。简言之,电影是诗的极好的表现形式”

  “ 我的电影就如脱衣舞,渐渐剥离我的身体,露出裸裎的灵魂。因为观众期望超载现实的现实,这种现实必将变成我们时代的标志”

  “电影是石化了的思想的喷泉,电影使没有生命的东西复活,使我能表达现实,进而直达非现实(指超载我们极限的东西)的疆域”

——让·谷克多《俄耳甫斯的遗言》

  你可曾记得古希腊神话中手持竖琴的歌手俄耳甫斯的故事?他是个著名的诗人与歌手,父亲是太阳神兼音乐之神阿波罗,母亲是司管文艺的缪斯女神卡利俄帕。我们可以遗忘他在伊阿宋取金羊毛因为卓越的音乐天才建立的赫赫功勋,但是唯独对他悲惨的爱情故事唏嘘不已。

  传说俄耳甫斯的妻子叫欧律狄克。有一天,她因为被毒蛇咬伤而死去。俄耳甫斯听到噩耗痛不欲生,为了再见妻子,他不惜自己的生命,舍身进入冥府。他用琴声打动了冥河上的艄公,驯服了守卫冥土大门的三头恶狗,连复仇女神们都被感动了。冥王冥后怜悯他,答应了他的请求,但提出一个条件:在他领着妻子走出冥府之前决不能回头看她,否则他的妻子将永远不能回到人间……

  传说的悲剧我们能猜得到结局,而本色诗人让·谷克多的出牌却不会按常理。在这部让·谷克多俄耳甫斯三部曲情节最奇丽的影片中,你尽可以埋怨场面的粗砺和特技的落后,但是让·谷克多天马行空的非凡想像力和妙趣横生的寓意对白足以让你感慨他智慧珠玑般对世情世相的洞彻。

  片中痴情的死神无疑是片中最为光彩夺目的一个形象,成为与伯格曼《第七封印》中那个脸色苍白毫无表情,象征着审判与预定命运的死神并列的死亡影象并非偶然。“她面无表情,眼角妖娆地上翘,鼻翼和薄薄的嘴唇轻轻地颤动,前额光洁,头发一丝不苟,一身玄装”,却“外冷内热”。她对俄耳甫斯说“因为我没见到你,便已爱上你;我没有权力爱上任何人,却爱上了你”。在最后她放弃了和诗人妻子的竞争,独自去面临着无法逃避的严厉命运。

  在最后离别的时刻,她说:你会听我的话吗?他说:会。她说:无论什么话,即使我判你的刑,折磨你?他说:是的。我是你的,永远是你的。她说:那好,我最后一次求你,不要理解我要做的什么,因为即使在我的世界都很难了解。

  感动中,想起自己曾经评《玉战士》的标题:爱到极致是放弃。






影片相关
引用


相关资料:

Jean Cocteau 让·谷克多生平:

男,生于1889年7月5日,逝世于1963年10月11日

法国导演,先锋派最成功也最有影响的影人,同时是颇有成就的诗人、小说家、画家、演员和编剧。童年时迷恋另一个男孩,此事虽没有结果,但成为他作品中一个渴望、孤独和自我实现的主题。二战时被诬陷跟纳粹合作。电影生涯断断续续。作品充满朦胧的诗意。

他对电影的诠释:“一部影片不是一个可以叙述的梦,而是一个我们大家都在做的梦。”

原你归来仍是少年
颦儿 离线
级别: 橘园贵宾

UID: 10889
精华: 9
发帖: 2203
橘果: 6361 颗
威望: 6813 点
光辉成就: 0 分
在线时间: 318(时)
注册时间: 2007-06-06
最后登录: 2018-11-21
32  发表于: 2007-12-08  
Hello,Stranger!我美丽得如此孤独——《Broken English》

引用

Broken English
简体中文名: 蹩脚英语
导演/编剧: Zoe R. Cassavetes 左伊·R·卡萨维泽
主演: Parker Posey /Melvil Poupaud/Nadia Dajani
上映日期: 2007年1月
语言: English
制片国家/地区: USA
imdb链接: tt0772157
影片类型:爱情 / 喜剧
国家/地区:美国
对白语言:英语
色彩:彩色
评级:Rated PG-13 for some sexual content, brief drug use and language
级别:USA:PG-13
制作成本:$2,000,000 (estimated)
拍摄日期:2006年5月5日 - 2006年6月
发行公司: Phantom Film




Hello,Stranger!我美丽得如此孤独——《Broken English》

引用


Hello,Stranger!我美丽,却只是一个人独自美丽,其实我只想问一句,Would you stay with me for another drink?

      左伊·R·卡萨维泽带有些许自传色彩的处女作,一部属于大龄女青年的爱情小品。很真诚,有花哨,没有好莱坞式的浪漫风情,不是英国乐观的大龄女青年BJ神经质式喜剧。纽约和巴黎,我们跟随Nora,这个有些内向和胆小的30岁的女人,穿梭在这两个在左伊·R·卡萨维泽的高清摄影机下并非活色生香的天堂。

      Nora在巴黎酒吧偶遇一位法国绅士,他说:“大多数人在一起只是为了避免孤单,但是有一些人希望有奇迹magic.”Nora反问“这有错吗?”“没有,只是奇迹不总是发生。”

      可是奇迹却总算光临了这位爱情战场上屡战屡败的霉女,在破旧的巴黎地铁上,Nora看到了Julian的背影,没有惊涛骇浪,没有欣喜若狂,她对着自己安静地微笑。左伊·R·卡萨维泽再次为我们编织了一个童话般的美梦。

      像个孤独的斗士一样去吧,去寻找爱!


关于片中两次英语单词的误解笑话:
No.1
    Nora: So, what do you wanna do?  
  Julian: I'm angry.  
  Nora: Yeah? About what?  
  Julian: I don't know, anything?  
  Nora: What?  
  Julian: I'm angry.  
  Nora: Ohhh!!! You’re hungry!!!(人家法国人发音没有H……)Oh……I thought you said you were angry.  
  Julian: Oh no, never...(可怜嘀法国俊男)
  
No.2  
  Nora和好朋友Audrey去巴黎寻找爱情。在从机场出来的出租车上,司机对Nora告别:“I hope you find happiness.”(依旧没有h音)Audrey惊道:“A penis??”两人愤怒地离去,司机抓耳挠腮地莫名其妙……





影片相关
引用


一句话评论:

诺拉·怀尔德这个角色是Parker Posey迄今为止最现实,也是最多维的一个角色。
——《洛杉矶时报》

让人耳目一新的表演、推陈出新的执导手法,却掩盖不住影片沉闷忧郁的调调。
——《阿波罗电影指南》

这是一部让女性能够站在一个与众不同的角度好好审视自己以及生活、极少见的浪漫喜剧。
——《费城晚报》

Parker Posey是90年代在独立电影中露脸次数最多的一位女明星,不过,相信观众已经厌倦了看她总是顽皮地傻笑、独断独行的霸道,所以在这部影片中,Posey放慢了自己的脚步,一年只拍了两部影片而非四部,取得的成就还是非常明显的,就像是一朵终于绽放的花朵。
——《综艺》

影片并非一部特别鼓舞人心的爱情喜剧,而是通过一种带有好奇心且甜蜜甘美的天真,让整个故事都回味无穷。
——《电影怪物》

相产资料:

·左伊·R·卡萨维泽为独立电影业先驱约翰·卡萨维泽和著名演员吉娜·罗兰兹的女儿;
·影片中,女主角诺拉·怀尔德的母亲费雯由编导左伊·R·卡萨维泽在现实生活中的母亲吉娜·罗兰兹饰演;
·左伊·R·卡萨维泽的哥哥尼克·卡萨维泽就是2004年《恋恋笔记本The Notebook》的导演;
·影片完全是用高清数码摄像机拍摄的。


原你归来仍是少年
颦儿 离线
级别: 橘园贵宾

UID: 10889
精华: 9
发帖: 2203
橘果: 6361 颗
威望: 6813 点
光辉成就: 0 分
在线时间: 318(时)
注册时间: 2007-06-06
最后登录: 2018-11-21
31  发表于: 2007-12-08  
非典型灰姑娘——《青木瓜之味》

引用

Mui du du xanh
简体中文名: 青木瓜之味/番木瓜香
又名: The Scent of Green Papaya / L'Odeur de la papaye verte/L' Odeur de la papaye verte
编剧: 陈英雄 (Anh Hung Tran) / Patricia Petit
导演: 陈英雄(Anh Hung Tran)
主演: Tran Nu Yên-Khê 阮如琼 / Man San Lu
上映年度: 1993
制片国家/地区: 法国 / 越南
语言: 越南语
imdb链接: tt0107617
影片类型:剧情
片长:104分钟
国家/地区:法国 越南
对白语言:越南语
色彩:彩色
混音:立体声
级别:Singapore:PG   Portugal:M/12   Sweden:Btl   UK:U   Finland:S   Hong Kong:I   Spain:T   Germany:12   Chile:18   Argentina:16
版权所有:Copyright - France 1992 LES PRODUCTIONS LAZENNEC - LA SFP CINEMA - LA SEPT CINEMA




非典型灰姑娘——《青木瓜之味》

引用


99分钟《青木瓜之味》静谧的诗情画意,总算得偿了多年的心愿。迟迟不愿动笔,怕轻慢了陈英雄超脱的禅意传说。

  树上的青木瓜散发着淡淡的香气,乳汁沿着棱痕缓缓凝聚到扇叶上,旋啊旋的,然后嘀嘀嗒嗒流淌下来。

  女孩天真乌黑地眸子中,这葱绿的热带雨林庭院便是整个世界,哪里都透着动人和生气:蚂蚁忙忙碌碌,蝉儿不停聒噪,披着青苔的青蛙从容的鼓着腮帮,还有水缸中安逸的莲叶,晶莹剔透的青木瓜籽……

  陈英雄用他的DOGMA95的手摇长焦镜头,将象征50年代南越波谲云诡的反殖民斗争的警报鸣笛声作为微不足道的背景,再现了他对故乡越南真切的个人记忆。在他私人的语言叙述中,对比那些“要么不在场,要么窝囊地活着或者死去的”男性形象们,隐忍的传统东方女性成为生活的理想状态和生命力的源泉。





影片相关
引用


关于本片:陈英雄和他回不去的越南传说

  陈英雄虚构的南越,1950年代的西贡,或许这部处女作搀杂了他太多的唯美记忆,从昏暗的问路开始到佛像结束,分明是陈英雄人生哲学的刻意安排。

  导演陈英雄被誉为“伊朗电影中的阿巴斯,中国台湾电影中的侯孝贤”,他从小移居法国学习电影深受欧洲电影的影响,他以短片《南雄的妻子》和《望夫石》引起电影界注目,其中《望夫石》获得1992年里尔国际电影节评委会大奖。

  本片的全部资金来自法国,并且是在法国的一个摄影棚里拍摄完成的,画面拍摄得十分精致,灯光、摄影、音乐、音效的完美结合让人印象深刻。片中的梅无论处于什么样的环境都带着幸福的笑容,她对生活从来都没抱怨,我们看到的永远都是一个从容镇定的东方女性,陈英雄以自己独特的艺术感受力赋予这个故事浓厚的越南风情,片尾梅的脸幻化成了一个佛陀暗示出心境平和会带来幸福体现出东方的独有韵味。

  本片获得戛纳电影节最佳处女作“金摄影机奖”、法国青年电影奖、法国凯撒奖最佳外语片奖,美国奥斯卡“最佳外语片奖”提名,导演陈英雄从此声名鹊起。

原你归来仍是少年
颦儿 离线
级别: 橘园贵宾

UID: 10889
精华: 9
发帖: 2203
橘果: 6361 颗
威望: 6813 点
光辉成就: 0 分
在线时间: 318(时)
注册时间: 2007-06-06
最后登录: 2018-11-21
30  发表于: 2007-12-08  
一个人的百年孤独——《月亮情人》


引用

片名:Luna Papa
简体中文名: 月亮情人
又名: 谁来为我摘月亮 / 都是月亮惹的祸 / 月亮代表我爸爸
外文片名:Luna Papa.....(France) / Lunnyj papa / Moon Father / Lunnyy papa .....(Russia)
编剧: Bakhtyar Khudojnazarov / Irakli Kvirikadze
导演: Bakhtyar Khudojnazarov
主演: Moritz Bleibtreu
上映年度: 1999
制片国家/地区: 奥地利 / 法国 / 德国
imdb链接: tt0170259
演员: Chulpan Khamatova .....Mamlakat
    莫里兹·布雷多 Moritz Bleibtreu .....Nasreddin
    Ato Mukhamedzhanov .....Safar
    米勒·尼尼兹 Merab Ninidze .....Alik
影片类型:剧情 / 喜剧
片长:107 min / Germany:109 min
国家/地区:日本/法国/德国/奥地利/俄罗斯/瑞士/塔吉克斯坦/乌兹别克斯坦
对白语言:俄语
色彩:彩色
混音:杜比数码环绕声
级别:Argentina:13   Australia:M   France:U   Canada:PG   Sweden:7   Germany:12   Denmark:15   Switzerland:7
发行公司: Alfa Films
上映日期: 1999年9月8日 意大利
官方网站: http://www.atalantafilmes.pt/2000/lunapapa/logoani.htm





一个人的百年孤独——《月亮情人》

引用


  奇特的电影经典,无论是参与制作的团体组合本身,还是魔幻现实主义的大气场面。明明是德国的演员,却在中亚的民俗风情里讲着俄语。

    关于梦想和诱惑,关于未婚先孕和爱的寻找,关于幸福和悲伤,关于团体的秘密力量和孤独的可怕罪恶……

    神奇的最后一幕中还在妈妈肚子里的“我”叙述着这结局:舅舅留下来去和恶魔们战斗,村子里人没有能见证我的出生……我的爸爸是月亮。极简单的伤感的故事,却有着百年孤独般的气势和情感。

    在2001年的《情陷非洲》(《Nirgendwo in Afrika》)让Sibyl倾心的东欧男子Merab Ninidze在本片中意想不到的赌徒浪子的角色再次唤起了Sibyl对中年演技绅士的怀念。另外曾让罗拉奔跑的德国年轻新生代演员Moritz Bleibtreu在本片中表演十分抢眼,一方面是因为角色本身,一方面还因为剧情设置。






影片相关
引用


幕后花絮(摘自MTIME):

★   一位怀孕少女告诉了导演一个发生在自己身上的真实的故事,这部影片撷取了这件真事当作引子。

☆   影片恰如其分地表现了一个未婚妈妈的既喜悦又迷惘的复杂心理,表现手法上运用了魔幻现实主义,充满幽默感和想像力,还将沿途的中亚社会风情和现状做了描述。虽然风格和表演上偏夸张,但胜在有感人的故事和对美好生活的企望能打动人心。

★   导演认为,今日的中亚与过去的传统思想是冲突而混乱的,有人说真实反而存在着虚幻不真的一面,因此将电影场景设在海岸边界,即在凸显真实与虚幻二者间很难确定的一方。未婚怀孕少女为自己的幸福及孩子的将来奋斗不懈,就像今日在希腊和印度不断上演成千上万被遗弃未婚妈妈的《寻亲记》,即使男人登陆木星或火星,她们也决不气馁。

☆   《月亮情人》则是以幽默来贯穿全片:让观众在眼泪夺眶而出之前处处充满欢乐声。所有的工作人员,包括编剧、导演、摄影、策划、作曲家,一致都认为本片是虚幻写实片,是关于爱情的故事:有母亲对婴儿的爱、女人对男人的爱、父亲对女儿的爱、虫虫对苹果的爱、伊卡尔神对太阳的爱,悲伤者想要快乐,尤其小孩希望能尽快找到他的月亮爸爸。


原你归来仍是少年
颦儿 离线
级别: 橘园贵宾

UID: 10889
精华: 9
发帖: 2203
橘果: 6361 颗
威望: 6813 点
光辉成就: 0 分
在线时间: 318(时)
注册时间: 2007-06-06
最后登录: 2018-11-21
29  发表于: 2007-12-08  
男人的残酷爱情赛点准则——《赛末点》


引用

片名:Match Point(2005)
中文片名:赛末点/迷失决胜分(香港译名)/爱情决胜点(台湾译名)
又名:Woody Allen Summer Project.....(USA) (working title)
导演:伍迪·艾伦 Woody Allen
主演:乔纳森·莱斯·梅耶斯 Jonathan Rhys Meyers 斯嘉丽·约翰森
国家/地区: 美国/英国/卢森堡
对白语言:英语
发行公司: HanWay Films
上映日期: 2005年5月12日 法国
官方网站: DreamWorks [us]
类型:爱情/惊悚/剧情
片长:124 min / Finland:126 min (theatrical version)
对白语言:英语
混音:杜比数码环绕声
评级:Rated R for some sexuality.
级别:Portugal:M/12   Argentina:13   Australia:M   Sweden:15   Brazil:14   USA:R   Singapore:NC-16   Spain:18   Finland:K-11   Norway:11   Malaysia:   UK:12A   Germany:6   Hong Kong:IIA   Switzerland:14   Ireland:15A   Austria:12
制作成本:$15,000,000 (estimated)
版权所有:Jada Productions Limited
拍摄日期:2004年6月12日 - 2004年8月



男人的残酷爱情赛点准则——《赛末点》

引用


【Sibyl看电影】

    怀着对伍迪·艾伦中产阶级讽刺喜剧的期待看此片,结果这个瘦小老男人老套之极的正剧将我对男人的期望值再次狠狠打击一番。

    伍迪·艾伦不再出现在片中,伍迪·艾伦似喜剧传统和个人标签在此片中一点也找不见,曼哈顿?现在是在伦敦。犹太知识份子?不,只有一个眼神锐利的爱尔兰穷小子。《红与黑》和德莱塞的“美国悲剧”在现代伦敦的颠覆版。我们的于连成了网球球员。那个被扔向塞纳河的金戒指,还好不是网球。原本应输了比赛的他却因此赢得了富贵人生,真是讽刺。,“没有降生,或许是对所有人最好的恩惠”他富有修养的平静解释自己弑亲的恶行。去TMD男人们关于性和爱的两分论!

    愤怒之余,最后还是得花痴感叹一下,片中饰演哥哥TOM的英国帅锅马修·古格,真是帅呆了。





影片相关
引用


【一句话评论:】

Passion Temptation Obsession

There are no little secrets.

艾伦在一个如同德莱塞的“英国悲剧”中再次延续了他道德和罪行的议题。 ——《综艺》

伍迪·艾伦在陌生的背景中重温了熟悉的主题,他以一个老手的方式拍摄了伦敦,就像在他钟爱的出生地纽约一样。 ——BBC

这部伍迪·艾伦近年来最好的电影意味着我们常犯的错误:性的诱惑。 ——《滚石》

【以下引自Mtime】

【关于本片】

   伍迪·艾伦的新作《赛末点》的全球首映是在2005年的嘎纳电影节,但这部影片并未参加竞赛单元,而是作为开幕影片参展。在伦敦上映时,伍迪·艾伦说,这是他40多部电影中三部真正的好电影之一(另外两部是《开罗的紫玫瑰》和《丈夫与妻子》)。评论界也称这是“十年来伍迪·艾伦最好的作品”,虽然他的上一部作品《双生美莲达》也被评论界如此称赞,但显然这次的赞赏要来得真诚得多。

  《赛末点》中,伍迪·艾伦不再出演自己的电影,也收起了喋喋不休的冷嘲热讽,但故事却并没有因此显得新奇,手法也十分简单,叙事结构和视听语言也毫不彰显,甚至主题也略显老套。主人公克里斯几乎就是司汤达《红与黑》中的于连的现代翻版,贫穷的小伙子爬入上层社会的故事在西方也是老生常谈。但这样的选材也为导演在细节处发挥留下了空间。

  影片中最具寓言性质的是开场的一个网球的慢镜头,画外音直接说明命运的变化类似网球比赛中的擦网球,一切取决于偶然的幸运。而主人公克里斯和诺拉初次见面的兵乓球赌局也一早将两人的命运昭示无疑。最后,当克里斯杀害了诺拉和房东太太,为销毁证据,他将房东太太的戒指抛向了泰晤士河时,那个飞向泰晤士河的戒指以慢镜头的方式,巧妙、严谨地呼应了开场的擦网球。此时此刻,不再打网球的克里斯忘记了有擦网球的存在,他无法预知这枚戒指将怎样改变他的命运,观众也一样不知道这枚戒指将如何决定性地改变了结局。

【关于导演】

  伍迪·艾伦1935年12月1日出生于纽约布鲁克林,他原名Allen Stewart Konigsberg,父母分别是来自苏俄及维也纳的犹太移民。他的家庭经济状况并不好,父母常因此争吵,而敏感、神经质性格却成为他的电影的某种风格。 1953年他进入纽约大学修习电影课程,但因为电影制作课不及格而休学。最初他是作为编剧进入电视界,而后又成为一个脱口秀表演者。他在自己的电影中扮演的角色很多时候都有脱口秀的风格。他因戏剧《Don't Drink the Water》在百老汇的成功获得执导影片的机会。他早期的影片都具有某种怪异的戏剧风格,但1975年的《爱与死》确立了他在评论界的严肃地位。1977 年,荣获奥斯卡的《安妮霍尔》是伍迪·艾伦创作生涯中最大的成功,这部具有极大野心的讽刺喜剧某种程度也是他的实验之作。但随后的《我心深处》却是一部使人联想到他的偶像英格玛·伯格曼的深沉的正剧。随后他重回喜剧路线,84年他向巴斯特·基顿的代表作《Sherlock Jr.》致敬的《开罗紫玫瑰》成为另一部大受好评的作品。之后伍迪·艾伦仍然在艾伦式的喜剧和伯格曼式的室内剧之间徘徊,但他在好莱坞的影响力却大不如前。90年代末期以来他在斯皮尔伯格的梦工厂推出的作品也没有了以往的犀利,而显得商业色彩过于浓厚,但“伍迪·艾伦”作为一种喜剧形式的标识已然不可改变。

【关于“艾伦式”的喜剧的“革命”】

  这一次,伍迪·艾伦不再出现在自己的电影里,这就是“艾伦式”的喜剧的革命。在以往的讽刺喜剧中,他的出现是一种策略,有时候把自己变成唇枪舌剑的攻击对象,有时候又跳出来,直接向观众就故事和角色进行评价。无论嘲笑和讽刺是指向他人还是自己,这种幽默都是“第一人称”的幽默。“艾伦式”的戏剧的特征便在于此。终于从《赛末点》开始,伍迪·艾伦开始了他的“第三人称”电影。当他出现在电影中的时候,故事是从“我”开始,五花八门的机智嘲讽蜂拥而至,而当故事从“他”开始的时候,以往的主观介入感完全消失,以往会发展成喜剧的故事变得如此残酷。但主人公仍然是一个伍迪·艾伦式的人物,他在越来越尴尬的境地中进退两难。或许,伍迪·艾伦过去那些故事骨子里并没有那么轻松,而他过去扮演的角色也仅仅只是伪装。在《罪与罚》里,他列了一个等式:悲剧(Tragedy)+ 时间(Time)= 喜剧(Comedy)。在《赛末点》中,他引用了古希腊悲剧诗人Sophocles的格言:有一个词可以让我们摆脱生活中所有的负担和痛苦,那就是“爱情”。但在影片中,这个等式和这个格言被颠倒。最后,主人公因为一个幸运的“赛末点”躲过了法律的制裁,恢复了正常的生活,这似乎是他的运气,但在梦中出现的鬼魂却将成为他内心永远的煎熬。这也未尝不是伍迪·艾伦对命运的嘲弄。


【花絮:】

·影片的名字Match Ponit是指网球比赛的决胜局中还有一球获胜的时刻,伍迪·艾伦曾在《安妮·霍尔》一片中展示了自己对运动的喜爱,也曾在访问中坦陈自己一直是一个体育运动迷,并说:"有时候我会哀叹戏院里达不到的戏剧张力但运动场上随处可见。"

·《赛末点》的故事几乎是伍迪·艾伦1989年的作品《罪与罚》中一部分的翻版,主题也和他上一部作品《双生美莲达》里人的机运问题相似。

· 包括《赛末点》在内,伍迪·艾伦已经连续三年将新作的首映放在欧洲电影节上了。《好莱坞式的结局》在嘎纳,《双生美莲达》在威尼斯。伍迪·艾伦自己曾说,如果不是欧洲人,他早就不能拍电影了。因为他的影片在美国早已失去市场,而欧洲却有一群忠实的"艾伦电影"迷。所以《赛末点》的拍摄地也从他一直居住的纽约搬到了伦敦。

·伍迪·艾伦的电影总是不停改变使用音乐的方法。在《爱与死》中使用的是古典音乐,在《沉睡者》中使用的是艾伦和他自己的爵士乐队演奏的音乐。而在《安妮·霍尔》中除了有源音乐没有任何配乐,他解释说因为那段时间沉迷于伯格曼,而伯格曼很少使用音乐。当然他的电影中使用得最多的还是爵士乐。而这一次,《赛末点》使用的是歌剧。

【精彩对白:】

克里斯(画外独白):有人说,“我需要运气多过实力”,他一定已经参透了人生。人们害怕面对这个事实,那就是人生的很大一部分要靠运气。想到许多事情无法控制是很可怕的。在比赛中有这样的一些时刻,当球击中网带,而这将是决定比赛胜负的关键时刻。如果稍加一点运气,你就成功了,如果不幸的话,你就会一败涂地。

克里斯:努力工作很重要,但我觉得每个人都害怕承认运气有多重要。我是说,科学家们似乎越来越多地证明,所有存在的事物都是偶然发生的,没有目标,也没有设计。
克罗伊:我不在乎,我喜欢享受每一刻。
克里斯:我很嫉妒你这一点。
汤姆:牧师们过去都是怎么说的?“绝望带来最少的抵抗”。这说法很怪,不是吗?
克里斯:我认为信念才能带来最少的抵抗。

克里斯:诺拉,这并不容易。但形势所迫,我只能开枪。你从不认识你的邻居们,直到危机时刻出现。你可以试着把我推倒在地毯上,然后继续反抗,你必须这样。不然,你就会被压制。
邻居太太:那我呢,她的邻居呢?我和这件事根本无关。为什么要我这个无辜的旁观者作牺牲品?
克里斯:无辜者有时会被当作一个大计划的牺牲品,你是附带受害者。
邻居太太:所以你自己的孩子也是。
克里斯:索夫克莱斯说过,“没有降生,或许是对所有人最好的恩惠”。
诺拉:准备付出代价吧,克里斯。你的表演太笨拙,破绽百出,肯定会被人发现的。
克里斯:如果我被发现并受到惩罚,那也是应得的。至少这里还有一点正义。一点点可以期盼的希望


原你归来仍是少年
颦儿 离线
级别: 橘园贵宾

UID: 10889
精华: 9
发帖: 2203
橘果: 6361 颗
威望: 6813 点
光辉成就: 0 分
在线时间: 318(时)
注册时间: 2007-06-06
最后登录: 2018-11-21
28  发表于: 2007-12-08  
蓝精灵,请为我唱一曲挽歌——《无主之地》


引用

无主之地No Man's Land(2001)
简体中文名: 无主之地/无人地带/三不管地带
编剧: Danis Tanovic(丹尼斯.塔诺维奇)
导演: Danis Tanovic(丹尼斯.塔诺维奇)
主演: 布兰科-德加力奇(Branko Djuric) / 雷尼-彼得拉亚奇(Rene Bitorajac) / 菲利普-索瓦戈维奇(Filip Sovagovic)
官方网站: www.unitedartists.com/nomansland;http://www.mgmawards.com/nomansland/
imdb链接: tt0283509
国家/地区: 波黑/斯洛文尼亚/意大利/法国/英国/比利时
对白语言:英语/法语/德语/塞尔维亚-克罗地亚语
发行公司: Alfa Films
上映日期: 2001年5月12日 法国
更多外文片名:Nikogarsnja zemlja
色彩:彩色
混音:Dolby SR
评级:Rated R for violence and language.
级别:Singapore:PG   Norway:15   Sweden:15   UK:15   Brazil:14   France:U   Spain:13   USA:R   Australia:MA   Germany:12   Argentina:16   Switzerland:16   Switzerland:12   Finland:K-15   New Zealand:R13
制作成本:FRF 14,000,000 (estimated)
版权所有: Noé Productions - Fabrica - Man's Films - Judy Counihan Films - Studio Maj/Casablanca - 2001 (on-screen)



蓝精灵,请为我唱一曲挽歌——《无主之地》

引用


【Sibyl看电影】

  塞拉躺在脉冲地雷上说:我不想死,我要回家。
  尼诺说:你不会死,我们一起活着离开。
  还记得蓝精灵吗?我们童年的那首歌谣中那可爱神奇的精灵……我和西基在战壕上跳舞,它听到了我们呼唤,它会带我们回家。

  还有圣经中的通天塔的故事呢,你可记得?
  “塞尔维亚人、克罗地亚人和波斯尼亚人的会话语言其实是相同的。可是今天,塞尔维亚人称之为塞尔维亚语,波斯尼亚人称之为波斯尼亚语,而克罗地亚人又称之为克罗地亚语。只是当他们相互说话时,彼此都很清楚地明白对方的意思”
  说,是谁发动了战争?你说啊?居然敢说是我们。现在枪在我手里。
  塞拉,看吧,我们谁都不会是主宰别人的命运的上帝,即使我们有着相同的语言,却再也无法一起造出通往天堂的通天塔。

  可恶的记者,你以为这是在拍电影吗?你们赚大钱,赚我们可怜的钱吗?

  拆弹专家一生只能犯一个错误。
  不,是两个错误,另一个错误是他选择了这个职业。

  你想我是不是应该再拍一下那个战壕?
  不用了,反正哪儿的战壕都一样。

  我知道你在想什么,可你有什么别的办法么?
  我只是不想袖手旁观。
  请记者们到今晚22点到假日酒店参加记者招待会。

  尼诺,你说的蓝精灵呢,为什么所谓的拯救只是一天120克的食品,你去到了哪里?
  远在千里之外的Global News的编导们在电视墙前一脸错愕的见证了你的死亡,而就在你身边的我却永远无法得知。
  尼诺,天黑了,偌大的天空居然没有一颗星星,只是黑而已,好似一块裹尸布扑面而来。我有点困,我想我真该闭上眼睛休息一下了,反正睁着眼睛也看不到一丝光……






影片相关
引用


【关于本片】

这是一部充满黑色幽默的优秀反战片。影片讽刺了交战的每一方,甚至连联合国也未能幸免。全片从创意到处 理均闪烁着智慧的光芒,但又表现得十分低调,不露声色,跟传统的战争片截然不同。

影片获2002年奥斯卡最佳外语片奖和金球奖最佳外语片。


原你归来仍是少年
颦儿 离线
级别: 橘园贵宾

UID: 10889
精华: 9
发帖: 2203
橘果: 6361 颗
威望: 6813 点
光辉成就: 0 分
在线时间: 318(时)
注册时间: 2007-06-06
最后登录: 2018-11-21
27  发表于: 2007-12-08  
爱情的后背——《爱情的牙齿》


引用

[img][/img]
[quote]




爱情的后背——《爱情的牙齿》》

引用


【Sibyl看电影】

要下雨了。我的后背又开始了疼痛。

那时候年轻,曲折幽长的胡同里,阳光明媚,单车铃铛声所到之处,骄傲青春,飞扬跋扈。

10年以来,我早已不用古老的海欧洗发膏。而那句有生以前第一次遭遇的调情的话语,少年闪烁的炙热眼神,拂面的青涩气息却挥之不去。

只因当年惘然,迟钝的不懂回头,看看身后追逐的拐杖少年,只差一个回头,我却错失了一生的守候……

相比本片中一个比一个残酷的三个段落,驼鸟如我宁愿生活只剩余第一个记忆,这是此文以《爱情的后背》为名的原因。

初恋的萌动只有一次,而后背的伤痛却绵延一生。






影片相关
引用


【幕后制作之导演自述】

——“伤痛是通往爱情的捷径”

  ——“我对时代符号不感兴趣”

  这个故事诞生于倾听友人的一次生活讲述之后。

  我力图勾勒女人的内心史,主人公钱叶红有着随时代而变的身份,动乱年代的女老大,医学院的天之骄子

,倒霉的女青工,平淡婚姻中的少妇……

  但真正构成她内心体验的不是时代的风云,而是伤痛、爱情和记忆相互缠绕的复杂关系。经历了十年,三

个男人之后,她忽然发现,伤痛是通往爱情的捷径。

  所以在讲述七八十年代生活的电影浪潮中,本片的意图不在于时代的怀旧、反思或质询,而是力图将个人

从时代和社会中突出出来,寻找剧变中的不变。如果电影是记忆,本片力图对抗的遗忘不是逝去的时代风貌,

而是在各个时代一直流淌的深刻人性。

  《爱情的牙齿》选择1977-1987十年时间为历史背景,以“钱叶红”这个女性为线,很容易被人理解为又一

部以符号化的人物来诠释时代的影片,在试片会上导演强调对怀旧不感兴趣,“我力图将个人从时代和社会中

突出出来,寻找巨变中的不变。如果电影是记忆,本片对抗的遗忘不是逝去的时代风貌,而是在各个时代一直

流淌的深刻人性。”

  为了更自然地切入人性,导演试图用一种冷静以至冷酷的风格通过叙事和镜头语言的控制影片,对讲故事

花费大力气,而把时代所有简单的标志推到后景,“本来一个毛主席像章、一段那个时代的流行歌曲都可以让

人们轻易地感觉到年代,但是我们都放弃了”。有趣的是,另一方面,导演却选择了《曼娜的回忆》手抄本、

苏联情歌《红莓花儿开》等不常见的标志作为那个时代女性情爱苏醒特有的符号。导演的极简风格还体现在影

片音乐运用上,“我希望电影音乐是特别克制、冷静,不要那种好莱坞宏大式的感觉,现在的版本还不够好。




原你归来仍是少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