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区应用 社区服务 会员列表 统计排行
主题 : 食品种类误区
suibozuliu 离线
级别: 守护天使

UID: 19831
精华: 0
发帖: 2336
橘果: 180 颗
威望: 15218 点
光辉成就: 0 分
在线时间: 1814(时)
注册时间: 2007-08-17
最后登录: 2016-10-17
0  发表于: 2008-10-27  
来源于 健康之路 分类

食品种类误区

  您是否曾经听说:在这个世界上的其他地方,还有人会美滋滋地享用生拌五谷杂粮吗?反正我所听到的大多是不断地推磨、碾谷、烘干、发酵,然后是蒸、煮、煎、炸、烘、烤,假如没有充分的加工准备过程,我们实际上从这些五谷杂粮中只能吸收极微小的一部分营养成分。
误区:粗粮是人类最经典的天然食品

  “让我们的食物尽可能的天然!”这是讲究营养的人所顶礼膜拜的饮食语录中的最高指示。60年前,沃纳•科拉特教授在做家鼠实验时指出,将谷类粮食粗磨后浸泡至发软,作为饲料每天喂给动物,可以预防动物某些疾病的出现及早衰。从实验中,科拉斯推出结论:对人类而言,“除了粮食和牛奶,大概再没有别的什么东西,可以延长生命和维持健康了”。毕竟,未经加工(甚至是不经烹饪)的粗粮含有处于最原始状态的活性物质。所以,自科拉特的观点登台以后,牛奶拌生硬的粗糙的五谷杂粮这道“佳肴”便登上营养食品的顶峰,被誉为当今这个充斥着速冻食品的时代里不可多得的天然食品经典。

  这种看起来朴实无华的吃法,满足了钢筋水泥世界里的人追求单纯、不造作、美妙的自然的渴望。然而令人遗憾的是,这真的只能算是个狂热的理想,毫不现实。大自然万物繁茂,相生相克。在适者生存的斗争中,所有的植物、动物都会拼命地获取、利用每一个小小优势,以击败自己的天敌,或者至少使它们难以取胜。它们往往通过败坏味道或者让自己难以被消化而得以幸存。令人恶心的味道、刺激扑鼻的气味以及茎、杆、叶上的刺都属于它们的防御宝库。这些细小的防御措施可以使咀嚼它们的敌人对这些食物难以下咽,从而驱使它们重新寻找食物来源。在大自然里的词典里,不存在“仁义道德”这个词汇,只有“物竞天择”,即使为了人类“单纯美好的理想”,大自然一样可以使其处于尴尬境地。

  因为,这种被我们人类当成经典营养食品的五谷杂粮当然也有着一套有效的自我保护措施,尽管我们已经人工种植它有千年历史了,依然不能改变其天性。在它们众多的保护措施中,最为人熟知的估计便是植酸钙镁了。和大多保护性物质一样,它出现在谷子边缘的膜上,由于它本身能与钙、锌及镁紧固地化合在一起,所以即使被泡上一整夜都无法变软,即便是加热也拿它没有办法。

  这些经验对于猪饲养员实在是太熟悉了。过多的谷类粗粮不仅会损害动物的肠胃,而且还得额外地往猪饲料里添加锌,虽然这些谷子本身就含有丰富的锌。即使是因为猪有着一副粗壮结实的消化器官,它们也只能有限地消化这些粗粮。顺便提一下,科拉特在他的家鼠实验中也获得类似的经验:只有当他把那些啮齿动物放入锌笼子时,实验才能够得以进行。“利用这些锌笼子是实验得以成功的前提条件。”1950年时他是这么写在实验报告上的。科拉特的实验的确曾经因为使用其他的笼子而失败过,所以他应该从中得到提醒,长期食用粗糙的五谷杂粮会导致缺锌。其实他应该可以从他的家鼠实验中推导出对人类更为普遍有效的建议。此外,新近的几个实验也得出结论,如果考虑到消化方面的问题,那么家鼠显然不适合作为该类实验的实验动物。因为它们消化大麦粒的程度要比人类高10~20倍。这是由于家鼠这类杂食动物的小肠中繁殖着大量微生物,而健康的人体里几乎是无细菌的。以谷类为主食的牛和鸟类,拥有一套专业化的“消化设备”:在反刍动物——牛的胃里居住着特殊的微生物,可以有效地分解食物;谷粒啄食者——小鸟,可以先在嗉子里将五谷杂粮软化,接着进入肌胃——砂囊,将食物磨碎。

  而我们人类呢?我们发明了磨臼和发酵桶,烤面包业和碾磨业也因此显示它们存在的意义。精磨的谷粒比只经粗碾的粮食更适于消化。传统的面肥发酵就好像将进入胃之前的粮食预先消化。因为潮湿温暖的环境可以使磨成小颗粒的谷物膨胀,添加的酵母微生物也可以配合着发挥作用:它们可以将粮食中的一种物质——植烷(Phytase)激活,然后一起来分解植酸钙镁。这个过程需要在面包焙烤房里进行20小时左右。尽管在这样的面包烤制过程中会损失某些维生素,但是投入和产出还算是平衡的,因为假如没有充分的加工准备过程,我们实际上从这些五谷杂粮中只能吸收极微小的一部分营养成分。

  您是否曾经听说:在这个世界上的其他地方,还有人会美滋滋地享用生拌五谷杂粮吗?反正我所听到的大多是不断地推磨、碾谷、烘干、发酵,然后是蒸、煮、煎、炸、烘、烤,最后才是人们享用精美食物的啧啧赞叹声。奇怪的是,如果未加工的五谷杂粮真的能健康地解决我们的生存问题,那么几千年来,应该有更多的植物种类可以作为粮食资源丰富我们祖先的粮仓了?而且真是难以想像,在过去那些没有机器从而人力和能源相对显得宝贵的年代,全世界的人民怎么可能会在一致认为毫无意义的情况下,将本来一到手便可入嘴即食的粮食不遗余力地去碾磨、加工,直至变成容易消化的糕点面包?
开心最重要
suibozuliu 离线
级别: 守护天使

UID: 19831
精华: 0
发帖: 2336
橘果: 180 颗
威望: 15218 点
光辉成就: 0 分
在线时间: 1814(时)
注册时间: 2007-08-17
最后登录: 2016-10-17
1  发表于: 2008-10-27  
误区:果汁是老幼皆宜的理想饮料

  水果是利于健康的——因此,果汁也肯定含有很高的营养价值。几乎没有人会怀疑这条“经典”的饮食指示,也几乎没有任何研究会去检验果汁对健康的真正意义。因为,被吹毛求疵挑毛病的往往总是鱼、肉和酒精,它们几乎已经完全被假想为坏家伙了。

  然而,假如我们说,对骨质疏松症、关节炎、糖尿病、癌症及心血管疾病的患病人数增加负有责任的不是上面提到的三个“坏”家伙,而是柑橘类果汁,那您会怎么想呢?因为用于那几个“恶魔化身”的食品的“罪证”,居然也可以套用在它身上:自40年代末以来,经常食用柑橘类水果制品的人数在成倍增加,与此同时,各类“文明病”患者人数也成正比地增加了。对这种比例关系甚至还出现过一种令人信服的解释:柠檬酸和维生素C促进肠对铁的吸收能力。因为,当时有许多证据表明,身体中吸收过量的铁会对上述的疾病产生不利的影响。

  由于研究者并没有刻意探寻果汁与疾病之间的因果关系,所以它们大多是在无意中被发现的。比如,当人们在不吸烟的女性人群中寻找肺癌与饮食之间的关系时,出乎意料地发现,妇女对桔汁和柑橘类水果的消费量越大,则患病的风险就越高。在另一个有关肾结石的研究项目中,科学家们发现,导致小结石出现的,不仅在于饮料的消耗量,而且还在于饮料的类型:与普遍流行的观点正相反,对那些爱喝咖啡、茶、葡萄酒和啤酒的人而言,他们健康状况不错,因为这些饮料可以降低患病风险,与之相比,经常饮用苹果汁、葡萄汁以及西红柿汁的人则有较高的风险。

  一项有关骨质疏松症的研究出人意料地得出两条结论,引起了人们的关注:在对6?5万名参与的妇女进行实验时发现,虽然通过饮食增加了钙的吸收,但是依旧不能避免大腿骨折;随着对镁、铁及维生素C的吸收的增加,骨折也明显增加了。希腊的研究者在对儿童进行骨折风险研究中也发现,多喝果汁的孩子更易骨折,和那些常饮可乐的孩子们一样,他们的骨骼都非常脆弱。

  大多数有健康意识的父母情愿往他们的小孩子手里塞上一瓶稀释的果汁而非牛奶。因为牛奶含有对身体“不好”的脂肪和胆固醇,没准儿还会引起过敏症。但是,年轻的父母们不知道,其实,很多种果汁里含有不易消化的山梨糖醇,在苹果汁和梨汁中的含量尤其高。而且,婴儿还没有完全发育好的消化系统只能很有限地在小范围内对付果汁里的果糖。所以,很多哺乳期的小婴儿经常会因为果汁而肚子疼、胃胀气以及腹泻——果汁的作用并不如您所期望的那么美好与纯净。

  当美国的医生对那些有“生长发育障碍”的孩子的饮食规划进行调查时,他们发现人们是怎样过量使用“好东西”。所有这些1~2岁的孩子太瘦小而且体重不足。调查表明是因为他们摄入的卡路里太少了,而这些少量的热量居然高达60%的部分是来自果汁。这些瘦小孩每天几乎能吞下1升的苹果汁,他们如果还能拥有好胃口就真奇怪了。结果便是:在他们的饮食中占据主要成分的是来自于果汁中的单糖(这足以导致孩子们腹泻),而那些利于他们成长发育的蛋白质和脂肪则少得可怜。

  但是还会有更为极端的后果:近年来连篇累牍地出现有关婴幼儿痉挛的报告指出,这显然是因为这些幼儿过量饮用果汁,每天高达2.5升稀释的果汁!他们体内的矿物质被接二连三地稀释并随尿液带出体外。而且因为饮料中不含盐成分,所以导致血液中缺盐。通常便造成了肌肉痉挛、无精打采、恶心呕吐等后果。

  为了不使您误会,我们在此声明:我们并没有想阻止您喝一小杯果汁。只不过是想提醒您,某些东西不经检验便顺顺当当地被冠以“利于健康”头衔大肆宣扬,可实际上却还会有一些细微的迹象能暴露它们的“阴暗面”。过量地饮用被臆想为“利于健康”的饮料的行为反而很可能产生您原本希望能避免的健康问题。
开心最重要
suibozuliu 离线
级别: 守护天使

UID: 19831
精华: 0
发帖: 2336
橘果: 180 颗
威望: 15218 点
光辉成就: 0 分
在线时间: 1814(时)
注册时间: 2007-08-17
最后登录: 2016-10-17
2  发表于: 2008-10-27  
误区:天然的苹果汁应该是混浊的

  凡是在稍大一点城市里长大的孩子都知道:纯正的苹果汁应该是混浊的,因为它未经过滤就直接从榨汁机灌入瓶子了。然而他们中的大多数却不懂,为什么这类纯正果汁里悬浮的混浊物经过一段时间之后会沉淀在瓶底。要知道,沉淀物是多么的令人感到恶心。但是果汁生产制造商们更情愿向他们的顾客出售“纯天然的”混浊果汁,因为那种清澈透明的果汁已经落伍了。为此他们需要特别留意顾客提出的要求:不要沉淀物。那么接着应该做些什么呢?需要他们更费点精力、多增加几个步骤、延长生产过程。

  绝大多数果汁的基础成分是浓缩果浆。使用浓缩果浆可以节省运输成本,因为无论在哪儿都会有水,可以用来稀释它变成果汁。加工工序几乎就是这样的:首先,将采摘来的成熟苹果切成小块,进一步加工成苹果泥;接着添加发酵酶,使果肉细胞的细胞壁能被溶解成果汁,充分提高对原料的加工利用程度;然后使用不同类型的过滤装置,几道工序之后,人们就可以分离出粗糙的果肉渣、细腻的果酱,然后是果汁;最后,无论是清澈的还是浓稠的液体都被送入蒸发器浓缩成果浆,由于香味成分与水一道被蒸发掉了,所以还必须特意地将芳香成分单独收集并重新提取回来。

  没有香味的浓缩果浆成为我们喝的“苹果汁”的原材料。只要加上香精,再用水稀释,每个企业都可以勾兑出“独特口味”的品牌果汁。然而以这样工序加工出来的果汁还是清澈透明的,没有丁点“天然果肉混浊物”。这就需要在果汁中添加专门的混浊物质来解决,而且这种混浊物质还有一个好处,它不会形成备受关注的底部沉淀。那么它是怎么得到的呢?举例说吧,人们碾磨过滤后的果肉滤渣,通过技术处理使其均质化,这样就可以被利用,成为可在果汁中悬浮的混浊物了。这既省掉了加工时生成垃圾的清理工作,又满足了顾客的愿望。因为它们比真正的果肉混浊物要小和轻,所以能更长时间地悬浮在液体里,几乎不会在瓶底形成沉淀。如果这一招还不能完全奏效,就需要添加大量的化学物质,尽管这在德国是被严格禁止的。

  为了能在“混汁”里摸到“鱼”,德国的一家果汁加工厂提出了一种最为狡猾的加工工艺流程。大致是这样的:将苹果碾碎后,掺入抗坏血酸,也就是维生素C,然后经过一个筛子过滤。将滤出的果酱加兑等量的水,在真空设备里除去空气并加热;最后经过技术处理使果糊均匀。在此过程中,那些自己沉淀下来的部分被除去,留下来的则可以令清澈的果汁自然混浊起来。此外,预防沉淀还有一招,那就是促销。如果它们不会长年待在货架上无人问津,那么它们也不会待到析出沉淀、令人毫无胃口的时候。

  当然,工厂也可以不依赖混浊添加物生产出真正的纯天然混浊果肉果汁,但是这样有个缺点,就是总会形成大家所不希望看到的底部沉淀。谁要是不愿意冒风险,那就只能自己乖乖地去榨汁喝;或者在乡下开一家压榨场,亲眼看着苹果是怎样变成果汁灌进瓶子里;或者就去买所谓的“一步到位鲜果汁”。但名称虽是如此,果汁也不是直接装瓶的。这其中先是繁忙的果汁贸易,接着是装在大圆桶里冷冻后运往德国,然后解冻,这才装瓶出售呢。
开心最重要
suibozuliu 离线
级别: 守护天使

UID: 19831
精华: 0
发帖: 2336
橘果: 180 颗
威望: 15218 点
光辉成就: 0 分
在线时间: 1814(时)
注册时间: 2007-08-17
最后登录: 2016-10-17
3  发表于: 2008-10-27  
误区:酒总是最大的健康隐患之一

  如果您总是好饮那么一小口葡萄酒,或者对开怀呷上一杯可口的皮尔森苦啤酒深感惬意的话,那么您现在完全可以轻松地长舒一口气,并且允许自己立刻就来上一杯。因为经过与健康的头号大敌——魔鬼般的酒——几十年之久的激烈斗争之后,医生和营养专家们现在不得不咬牙切齿地承认,他们在一个关键点上完全弄错了:与所有的推测相反,酒事实上可以增加人的寿命。

  估计再也没有第二种事物会如同酒一样,就因为被怀疑为健康隐患而遭到如此挑剔与苛刻的盘察。过去30年来所进行的100多个科学研究表明,平均而言,那些有规律地适度饮酒的人要比滴酒不沾的人更健康更长寿。最著名的例子就是位于德国奥格斯堡的世界健康组织(WHO)所进行的莫尼卡研究项目。研究者们发现,对于男性受测者而言,当他们坚持每日摄入20~40克酒精时,这大约相当于半瓶葡萄酒或者一升啤酒,他们的估计寿命(根据概率统计算出的平均值)达到最高值。因此,即使是每日饮这么多的酒,也仍然还在合理范围之内。对于女性而言,必要的酒精摄入量为男性的一半。

  只有当每日饮酒超过80克时,才需要加以克制——这毕竟相当于一瓶葡萄酒了。不难理解,专家们对于这样的结论很吃惊,并且破天荒地自己怀疑起来。当然,谁都不会乐意自己被指责为瘾君子的怂恿撺掇者,特别是在该研究中被认为是利于健康所必须的酒精摄入量,早已被很多研究嗜瘾疾病的专业人士断定为上瘾的明显特征。

  但是酒的积极作用还是得到了肯定。其实许多已经完成的研究还是很有预见性的,也就是说,虽然经年之久,各类科学实验一直在对受测者循循善诱,要求其回顾在过去几年的消费行为中,究竟什么是导致生命危机最重大的根源,然而科学家们却一次也没能调查出什么。即使是增加酒精摄入确实导致肝病患者增加,也无法说明酒就是损害健康的罪魁祸首。因为与此同时,其他几种常见病——首先是心肌梗塞和中风——却很大程度地减少了。适度饮酒的积极功效较之副作用是占了上风。

  这样的一个结论之所以得不到理解,大概仅仅是因为,很多专家没有想到,酒是以某种生化途径充分发挥其功效的。所以,近几十年来的研究只是一味地拼命追究酒对健康有害的可能性。然而自相矛盾的是,如果没有酒,要实施自然疗法几乎是不可能的。没有酒就不会存在植物疗法,只有酒能使草药中的活性物质更好地为身体组织所吸收利用。因为酒具有保护功能,能使植物中不易被人体吸收的二次药用部分具有生物活性。然而酒的优势只有在被有规律地、适量地饮用时才能发挥出来,一杯佐餐葡萄酒或者啤酒足矣!大肆痛饮肯定不行,哪怕这大肆痛饮也是“有规律的”、“定量的”。

  无可争议的是,嗜酒或者滥用酒精饮料对身体健康造成的损害是既不能回避也不能低估的。然而目前,在谈论酒时,公众所缺少的是不抱成见地接受事实数据的态度。毫无疑问,酒就好像罗马神话中看守门户的双面神——一面诱惑人们上瘾滥饮,从而损害健康;另一面又可以促进健康益寿延年。对你有利的事物,却有可能同时也在损害着你,反之亦然。这个道理对于酒而言,显然如此。同样,它也适用于很多别的食品。所以,尽管酒有着无可争议的优点,我们也不应该强迫那些不喜欢酒的人必须喝点酒,因为至今尚未证实,忌酒者是否会受益于酒。
开心最重要
suibozuliu 离线
级别: 守护天使

UID: 19831
精华: 0
发帖: 2336
橘果: 180 颗
威望: 15218 点
光辉成就: 0 分
在线时间: 1814(时)
注册时间: 2007-08-17
最后登录: 2016-10-17
4  发表于: 2008-10-27  
误区:啤酒的热量使人发胖

  您知道么,为什么通常喝啤酒的人会有“啤酒肚”,而喝葡萄酒的人总能保持苗条的身段?为什么没有听说过什么“威士忌肚”以及与其他任何一种酒精饮料有关的“某某酒肚”?难道真的是因为啤酒的热量特别高而使人大腹便便吗?呵呵,其实不。这跟卡路里没有什么关系,因为任何一种酒精饮料所包含的热量实际上是差不多的。

  爱喝啤酒的人都有一个共同特点:他们中的大多数不仅是大腹便便,而且胸部也明显肥大,显露出典型女性性征。这为我们指出了一条明路来寻找答案:可能与性激素有关?的确,啤酒花与它的一个近亲——大麻一样,都含有丰富的“植物性雌性激素”,这是一种有着与雌性激素功效相近的植物活性物质。

  事实上,啤酒——主要是啤酒花——与性方面的关系,在民间智慧里算不上是什么新知识。比如:在过去依靠手工采摘啤酒花的年代,收获季节刚刚到来,采摘的女工们就来月经了;年轻小伙子被建议,经常喝啤酒花泡的茶可以消除sy的毛病,因为啤酒花可以抑制性欲;坐月子的妈妈们则会叫人给她们端来半升啤酒用以催奶,当时已经得到证实,半升至一升的啤酒确实可以使血液中的泌乳激素含量增加一倍,顾名思义,这种激素可以刺激乳汁的分泌。只不过,这些民间流传的说法尚未得到医学界的认可。

  但是,激素怎么会使肚子和胸部臃肿起来呢?您恐怕还能想起前几年发生的一起牛饲料丑闻吧?是的,那件事涉及雌性激素和其他一些化学衍生物。雌性激素在构造肌肉组织方面的代谢功能要比雄性激素弱,但是,它可以增加脂肪,而脂肪在器官组织里的贮存使人或动物看起来丰满些。您现在该明白为什么通常喝啤酒的人都会有“啤酒肚”了吧!

  至于那些不得不接受雌性激素饲料的“公牛们”,它们得到的只是一句安慰:没关系,只要不吃,肚子和小胸脯立刻就会瘪下去的——然而,公牛们会舍得让自己忍饥挨饿么?就像您,您放弃得了美味可口、泛着泡沫的啤酒吗?
开心最重要
suibozuliu 离线
级别: 守护天使

UID: 19831
精华: 0
发帖: 2336
橘果: 180 颗
威望: 15218 点
光辉成就: 0 分
在线时间: 1814(时)
注册时间: 2007-08-17
最后登录: 2016-10-17
5  发表于: 2008-10-27  
误区:喝牛奶能预防骨质疏松症

  大家都知道,骨质疏松症病人的骨头很容易折裂,这是因为他们的骨骼缺乏石灰质。石灰质是由钙和碳酸组成的。牛奶和奶制品含有大量的钙质——因此人们必须喝大量牛奶,不断食用奶酪和其他乳制品,这样才能避免患上骨质疏松症。这就是人们经常能够听到的理论。对于这个理论,我们还可以继续加以发展:如果说,骨质疏松症是由于缺少石灰质,而牛奶能够帮助人们补充足量石灰质。那么,按此道理推断,同样来源于石灰质的骨髓及动脉硬化,又可以成为人们放弃奶制品进行食疗的理由了。谁不想患上硬化病,谁就应该预防疾病,放弃牛奶。这样的想法是与“牛奶预防骨质疏松症”的理论一样有道理的。如果您对这里的第二种理论闻所未闻,可能是因为这个理论不会给任何行业带来经济上的好处。

  要是“牛奶预防骨质疏松症”的理论是正确的,那么喝牛奶较少的人的骨骼就会更快地萎缩。但这却不是事实。哈佛大学医学系的教授马克•海格斯泰德惊奇地发现:“从食物中摄取钙质数量较小的人群能够明显有效地防止大腿骨颈处骨折。”他继续写道:“大腿骨颈处骨折经常发生在那些奶制品食用量大、钙质补充多的人群中。”这个成果对于“牛奶能够减缓骨骼萎缩”的理论也是一个警醒。

  我们很习惯把我们的骨骼当作稳定长久的固定物质看待。人们总觉得,骨骼一旦成形,即便不能永久使用,也至少应该能够保持到老年。这样的观点是错误的。人体的骨骼实际上总是处于不断的分解和重建状态之中。在这个过程中,人体中很多种荷尔蒙将发挥作用。当患上骨质疏松症后,人体的骨骼分解过程要快于骨骼重建过程。人体内的钙质数量(来自于分解过程)是足够的,但是它们不再被用于重建骨骼。这不是由于体内缺乏钙质载体,就是由于在骨质重建前被其他物质截获,要么就是身体调节系统始终把进程定在骨骼分解上。如果这样,即使身体钙质补充正常,这些矿物质也还是会被排出体外,它们对身体又有什么作用呢?

  很多种药物如可的松一种激素,提取自肾上腺或若干种热带植物,用于关节病、四环素或者甲状腺素,以及精神抑郁、缺乏日光等原因,都会以荷尔蒙的方式影响骨骼物质转化。其他一些习惯,比如过量服用维生素C,也会导致骨质疏松症。在所谓西方饮食(可乐,汽水,橙汁,精制软干酪)中大量含有的柠檬酸盐和磷酸盐,也会与钙结合成为整体,阻碍身体对这种矿物质的吸收。但节食是最有可能导致骨质疏松症的原因。实验证明,牛奶对此毫无作用。

  这里要补充的一点是,牛奶和骨质疏松症之间是有一些联系的。在德语地区(指德国、瑞士、奥地利),有12~18%的成年人是“与乳糖不相容”者。这意味着他们不能喝牛奶,因为他们体内缺乏消化牛奶中乳糖所必需的酶质。即使这些人饮用了牛奶,在肠道内钙质也得不到吸收。因此,这种“与乳糖不相容”增加了骨骼萎缩的风险。奥地利科学家通过一项研究证实了这一点:在患有骨质疏松症的妇女中,“与乳糖不相容”者比同龄没有骨骼萎缩的妇女多出3倍。

  总之,我们能够看出,导致骨质疏松症的原因是多种多样的,在这一前提下,想要通过喝牛奶来预防骨质疏松,这种方法是很难奏效的。对于那些从来不喜欢喝牛奶的人,我们建议,在没有做过“与乳糖相容”检测之前,不要改变自己的饮食习惯,那样做很可能只会产生与预期相反的负面效果。因为,当人对某种食品天生不能承受时,他往往会本能地去回避它。
开心最重要
suibozuliu 离线
级别: 守护天使

UID: 19831
精华: 0
发帖: 2336
橘果: 180 颗
威望: 15218 点
光辉成就: 0 分
在线时间: 1814(时)
注册时间: 2007-08-17
最后登录: 2016-10-17
6  发表于: 2008-10-27  
误区:牛奶是适合所有人的健康饮品

  “牛奶能使疲倦的人清醒过来”,牛奶行业的一句广告词这样说道。医生和营养学家们认为牛奶及奶制品能够防止潜在的老年骨质收缩。为了能够给下一代们补充牛奶中含有的各类丰富营养,人们一直在为“校园营养奶计划”大声疾呼(由于资金短缺该计划已经搁浅)。欧盟生产的成吨的奶粉被运往非洲,去救助那里的饥饿儿童。可是饥饿非但没被消除,倒是不少享用优质牛奶的孩子死于腹泻了。大多数非洲人不能消受牛奶。

  这种无法享用牛奶的现象在科学上被称做“与乳糖不相容”。这个现象在很多国家和民族中都可以或多或少地观察到。在德国、奥地利和瑞士,12~18%的成年人会由于牛奶引起腹部疼痛、腹胀、排便变稀或者腹泻等反应。这个比例在瑞典是1%,在意大利是50%,在泰国和中国近100%。这就难怪,为什么在亚洲很多地区,牛奶被当作不讨人喜欢的非健康饮品。怎样才能解释这么令人惊奇的差异呢?

  牛奶含有丰富的蛋白质、脂肪酸、维生素和矿物质,所以才拥有营养丰富的美名。此外,牛奶还含有乳糖。正因为如此,牛奶喝起来有一丝甜甜的味道。为了能将乳糖分解利用,身体就需要一种叫做乳糖分解酵素的酶质。所有的哺乳动物,包括人类,在断奶前,体内会合成乳糖分解酵素。断奶后,人体不再需要母乳,因而在成年人中出现“与乳糖不相容”的现象也是正常的。为什么在很多地区不是这样的呢?人类学家马文•哈里斯教授从环境角度进行了阐述:原因就是——缺乏光照。

  当人类从赤道地区向其他地区迁移时,就必须要适应更少的日照与更冷的气候。在皮肤中进行的合成维生素D的过程必须有光线的参与。维生素D又是钙质的载体。没有充足的维生素D,人体就得不到足够的钙质供应。结果会患上儿童佝偻病、骨质软化、骨质疏松等病。如果皮肤晒不到足够的日光——不管是因为太冷而将皮肤遮盖,还是日照不足,都有患上上述疾病的危险。

  对这种窘境的解决方法有两个。对于人类来说,皮肤中色素含量越低,越有利于在合成维生素D的过程中吸收更多的光线。因此北方人的肤色会更浅一些。此外,即使很多人早已断奶,他们的身体还保持着合成乳糖分解酵素的能力。因为乳糖也担负着为身体输送钙质的作用,这可以帮助抵消日照不足可能给身体带来的损害。为此就需要有牛奶供应人:这便是牛奶行业的开始。

  “与乳糖不相容”者不仅要对牛奶多加小心,还要对奶制品多注意。可是像用乳酸菌生产的奶产品,基本不含有乳糖。因为首先乳糖已经和乳清一起被清除了,其次那些微生物酶质也会分解乳糖。因此酸奶比牛奶更容易被接受。但是当前的很多奶制品中加入了含有乳糖的乳清和奶粉。对于“与乳糖不相容”者来讲,特别麻烦的是,目前的很多食品中(如速食汤、糖果和糕点)和药物制剂中都含有乳糖。
开心最重要
suibozuliu 离线
级别: 守护天使

UID: 19831
精华: 0
发帖: 2336
橘果: 180 颗
威望: 15218 点
光辉成就: 0 分
在线时间: 1814(时)
注册时间: 2007-08-17
最后登录: 2016-10-17
7  发表于: 2008-10-27  
误区:可乐的配方是最高机密

  它被人称为“7×100方程式”,目前被藏在亚特兰大的一个银行保险柜里——我们说的是可乐配方,可惜知道的就只有这么多。它是如此的神秘,以至令人猜想:莫非是超人给我们送来可乐不成?每天夜里只有他能“偷”来秘方,然后背着“圣水”围着地球转几圈,再分别悄悄地往世界各国的汽水生产设备里滴上几滴。恐怕只有这样,这种宝贵的秘密液体才得以流入民间吧?否则在无人知道它是怎么做出来的情况下,我们又怎能天天不断倒出数百万升的深棕色的汽水?

  神秘方程式的传说听起来固然令人称奇,不过,要想生产可乐原浆,实际上只需要几类人通力合作就可以。他们是采购员,负责采购原材料;质量检验的专家,确保原材料及产品质量;专业技术人员,任务是将各种原料成分勾兑在一起;还有研究人员,必须顺应科技进步,时刻不断注意调整研制新配方。这些人虽然都不是超人,但是在他们当中,应该没有一个人不知道他自己在做什么吧!难道就仅仅是因为配方被锁在保险柜里了,自己就可以昏昏沉沉、半梦半醒吗?难道这些整天从事分析工作的化学家会在他们自己的高科技实验室里,对着一份含咖啡因的汽水无计可施地傻站着,突然间忘记了该怎样对芳香剂进行成分分析吗?

  当然这简直就是胡说八道。在日益激烈的竞争中,保守商业秘密当然显得越来越重要。但是回顾1871~1873年间,那时德国经济一度繁荣,当时所谓“最神秘”的肝肠配方也没有现在这样被吹嘘得如此玄乎。现代的可乐饮料配方究竟又能“神秘”到什么程度呢(参阅下文以及《小牛肝香肠含有小牛肝》)?企业要如此殚精竭虑地编造“传奇故事”,恐怕不过是精明商家的计谋罢了。他们借助秘密配方的离奇童话,为这种棕色液体蒙上一层神秘的面纱,赋予它们独特的魅力,使它们就好像是传说中可以带来超人力量的魔法饮料一样。任何时候都会有狡黠的市场营销伎俩在钻空子,因为商人们熟知民众的崇拜、畏惧神秘的心理。也许,眼前这瓶棕色混合液体真的就只有这么一个公开的秘密,它可以向我们解释,为什么这种汽水会是如此招人喜爱……
开心最重要
suibozuliu 离线
级别: 守护天使

UID: 19831
精华: 0
发帖: 2336
橘果: 180 颗
威望: 15218 点
光辉成就: 0 分
在线时间: 1814(时)
注册时间: 2007-08-17
最后登录: 2016-10-17
8  发表于: 2008-10-27  
误区:可口可乐与可卡因没关系

  可以这么说:可卡因,一种从生长在南美的灌木——古柯的叶子上提取的物质,或称古柯碱,为可口可乐的成功奠定了基础。当年的西班牙征服者们发现,当地的印第安人咀嚼古柯叶,用以抑制饥饿感,消除疲劳。19世纪中叶,有一位法国药剂师依据这个常识,将古柯的萃取物掺入葡萄酒,调制一种饮料。这种与这位药剂师同名的酒精饮料“马里奥酒”很快大受欢迎。

  当时在法国,无论是音乐作曲家查尔斯•古诺,还是表演家莎拉•伯恩哈特,都对这种强力的麻醉剂情有独钟;和他们一样沉迷于此的还有小说家、批评家埃米尔•左拉和大作家茹尔•凡尔纳;不用说远在挪威的剧作家亨利克•易卜生了,就连美国大发明家托马斯•爱迪生也从“马里奥酒”中获得了创新灵感;从英国女王、俄国沙皇直到罗马教皇,几乎全世界的名流们都在尽情享受它所带来的美妙感受。他们中的一位——教皇利奥八世,还授予药剂师马里奥一枚金质奖章,就因为这种含可卡因的酒精饮料能让他非常高兴。在德国,甚至有传言,声称军队因它而增强了快速反应能力;1886年的一期《全军报》曾经发表文章,建议把这种含有可卡因的葡萄酒作为“该年度演习期间的新型伙食补给”。

  与其他任何一种成功产品的遭遇一样,“马里奥酒”很快就有了仿制者:美国人约翰•史蒂斯•彭伯顿,这位对吗啡上瘾的药剂师,在1880年调制并出售一种类似的混合饮料,名为“彭伯顿法式古柯葡萄酒”。但是这种含有酒精的产品推出得不是时候,它随即遭到了日益高涨的美国禁酒运动的抵制。不过与酒精相比,可卡因却享有很好的名声,据说还能治酒精中毒。于是彭伯顿便去掉了备受争议的酒精成分,重新调制一种不含葡萄酒的可卡因饮料,并称其为CocaCola——这就是我们今天所知道的“可口可乐”。不过名称相同,成分却与今日的不太一样。当年他推广他的发明——“可口可乐”时,是作为“功能食品”进行的:一种高营养价值的补脑饮品,可以治愈神经性头痛、神经痛、歇斯底里以及忧郁症等症状。当时,可口可乐最重要的成分是可卡因。毫无疑问,它使可口可乐很快就拥有许多地位尊贵的顾客,他们如上瘾般享受着可乐和可卡因。我们已经知道,古柯(coca),含有可卡因。而Coca-Cola这个名字暗示着,除了Coca以外,该种饮料应该还含有另一种重要成分cola——可乐籽,它则含有咖啡因。不过,在最初的Coca-Cola饮料中却很可能根本就不含有这种成分,只是因为据说它对健康有益——正如今天人们都在传说多种维生素对健康有益一样——在名称里加上它,会使这种新饮料更好卖一些,所以就有了这个名称。后来,在可口可乐中添加了咖啡因。这种咖啡因基本是从位于德国黑森州达姆施塔特的默尔克制药集团公司采购的。

  再后来,由于可卡因成了禁用品,它便不得不从可口可乐——这个以“健康饮品”形象出现的饮料中退出了。为了不因此使味道受到太大影响,从1903年起,人们开始采用古柯叶作为原料,以代替在那之前从古柯叶中提取的可卡因。味道虽然因此得以保持,但是因为可卡因的退出,早先销售对象的定位目标只好重新调整。现在,“青少年”成了销售广告紧紧锁住的主角,而叛逆的他们之所以为可口可乐所吸引,便是因为它的味道依旧保留着被禁止的可卡因的痕迹——这也正是可口可乐独特魅力所在。于是这种清新饮料重获新生,它虽然不含酒精,也没有可卡因,但是依旧还算得上是我们这个世界的成功杰作。
开心最重要
suibozuliu 离线
级别: 守护天使

UID: 19831
精华: 0
发帖: 2336
橘果: 180 颗
威望: 15218 点
光辉成就: 0 分
在线时间: 1814(时)
注册时间: 2007-08-17
最后登录: 2016-10-17
9  发表于: 2008-10-27  
误区:可乐能化解肉

  为了批驳这个论调,姑且不说那些倾心于可乐的追求者们,他们亲自做过多少次试验,光是在70年代初短短的一段时期内,就有不少科学家,严肃认真地也要对此事来个寻根究底。他们将生的牛肉和猪肉、煮熟的或烤熟的猪肉、小牛肉及鸡蛋切成小块,分别浸泡在可乐、酒石酸、醋酸、盐酸以及磷酸中,然后铺天盖地地做了大量的观察、分析。然而,即使是专业的食品化学家们从实验得出的最终结论也不过如此,并不见得比一位仅凭兴趣在自家厨房里捣鼓折腾的普通消费者多出些突破性:肉块没有一丝被化解的迹象,只能说,甚至还微微地有些发胀。

  “肉可以被化解”——这个谣言是在50年代从一个“联合办公室”中传出来的,这是一个由啤酒工人、葡萄酒工人和汽水工人联合建立的机构,他们想借此阻止美国竞争者以可乐占领饮料市场的行为。为此还附有一份传单小册子。他们这么做,并非是受宗教的教唆,而是因为可口可乐几乎已经成了大众的“鸦片”,要把他们逼得走投无路了。
开心最重要
描述
快速回复

【温馨提示】请认真回帖,禁止纯表情、纯数字、纯复制等水帖!请勿套用“谢谢楼主”、“抱走”、“完结没有”等无意义的回复!每个帖内连续回复请勿多于3帖,每个版面连续回复请勿多于10帖!除茶馆外其他版面请勿版聊,回帖请与主题相关。
验证问题:
本论坛的名字是什么? 正确答案:橘园
按"Ctrl+Enter"直接提交